Friday, November 23, 2012

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风雨180年 1 - 10

《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风雨180年》第一篇 
横挥铁腕披龙甲,怒愤空拳搏虎头 
文:张丹枫 
图:文林 

我选择在这个非常时刻推出《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风雨180年》系列文章,是特别具有使命感的。我要趁此时刻,将我所知道的华文教育发展历史真相,继续传扬开去,让更多年轻朋友不会被学校扭曲了的历史教科书所误导。 

大家都知道,9月26日董总发动全国爱护华教人士前往吉隆坡国会大厦举行《926华教救亡与抗议行动》;获得四方回响,八方呼应;再一次展现和华社坚决维护华教的决心。 紧接着,11月25日星期天上午11时,董总再次号召全国人民齐集雪州八打灵Amcorp Mall对面的Padang Timur进行和平大集会,抗议国阵政府推出的《2013-2025教育大蓝图》,继续以单一语文政策进一步蚕食华文教育的发展空间。 

华文教育为什么需要救亡?因为政府,说得更贴切:国阵政府为了推动《单一语文政策》,过去数十年来从未间断地,千方百计打压华教,意欲置华教于死地。一个阴谋被拆穿了,另一个新的阴谋又来。让华社的神经长期绷得紧紧;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触动敏感神经。 正是因为我们过去数十年来,防备的心不曾松懈过,因此当政者的诡计始终无法得逞。

今天,他们又通过关丹私立国中(他妈的!什么学校来的?),企图鱼目混珠,寻找机会突破华教堡垒,意图打开缺口;接着又上演肮脏的小丑戏,暗地里使用阴谋撤换华小董事部,把华教精英分子踢走,安排听话的走狗取而代之。 针对打压华教的阴谋,越来越明目张胆了!这个时候,我们更加不能有任何的松懈;尤其在改朝换代的路上,更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! 我们必须贯彻林连玉先生《横挥铁腕披龙甲,怒愤空拳搏虎头》的精神! 是的!《横挥铁腕披龙甲,怒愤空拳搏虎头》! 

关心我国华文教育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,这是华教第一斗士,已故林连玉先生的名句。充分刻画出他《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欺》的不屈不挠性格。他是一位最有原则和立场的伟人。 林连玉先生一生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尽心尽力,贡献他所有的心血;不惜多次与巫统权贵、马华汉奸走狗正面冲突! 为了捍卫华教前途,他率领全国华校教师总会(教总)和独裁霸权抗衡,结果导致他被递夺公民权,丧失所有退休福利,晚景凄凉;最后郁郁而终。 

林连玉老先生死后被董教总和所有爱护华文教育者公认为《马来西亚华教第一斗士》,尊称他为《族魂》。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如果没有林连玉的牺牲和坚持;没有林晃升先生,沈慕羽先生,杜志昌先生和陆庭瑜先生的牺牲奉献;没有广大华社的支持力量,今天就不会有这么辉煌的发展;也不可能从几乎已经油尽灯枯的绝境浴火重生! 纵观今日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水平,马来西亚可说绝对是鹤立鸡群。精通华文华语的人材辈出,每年栽培出无数的学术精英,邻国新加坡每年主动到大马国内各独中招揽精英去升学,提供优渥的奖学金,学成后必须留在新加坡专业领域服务至少3年。 影响所及,连新加坡前任总理李光耀也不得不承认,他当年强行关闭新加坡华教最高学府《南洋大学》的决定是错的。 

独中统考文凭获得中国清华大学,北京大学,复旦大学,台湾所有大专学府,新加坡,香港,英国,美国,澳洲,所有欧盟国家承认及接纳,独中高中统考毕业生都能自由选择到海外深造,前景一片光明。 这个世界上,目前为止,只有极少数国家还没有承认独中统考的学术资格;这包括了我们自己的祖国:马来西亚。 很讽刺,非常非常讽刺,对吗?这是耻辱,也是事实。这就是当权的首相纳吉领导之下,开口闭口《一个马来西亚》的真相了!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,自从国家独立以来,就是依靠整个华社的力量在支撑发展。政府做了什么贡献?马华做了什么贡献? 平心而论,我们不能说马华对华文教育没有贡献,但是他们长期听命巫统打压华教的发展,也是铁一般的事实。

总的来说,这八个字:《贡献少少,破坏多多》;就足以概括一切。 对于许多中生代,尤其是年轻的朋友来说,他们对于大马华文教育的发展史,或许只是一知半解,或许印象模糊。那么,就趁着这个机会,让我们先来温习一下,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走过的心酸路。 对于那些喜欢论政的朋友而言,这篇文章可以为你提供相当完整的大马华文教育发展资料。 

几乎每一年,我们都会看到临教续聘的问题。 还有华小学生爆满,学位不足,但是政府又不批准增建华小。 还有华文小学每年都需要筹募发展经费,教学设备残旧破烂,又得不到教育局的拨款。 为了适龄孩子的入学问题,为人父母者到处奔波,请人拜托,只求能够在心仪的华小得到一个学位。 为什么华文小学每年都要面对这么多问题? 为什么跟国小比起来,华小要像一个私生子一样,卑贱的生存? 而马华却还经常一边帮着巫统打压华教,一边却又以《争取》到的一点点小恩小惠,不忘提醒华社要对马华感恩?这一切,且听我细说从头。 

今晚,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历史长廊,重温马来西亚华教先贤如何艰苦拼搏,誓死捍卫华教;让大家进一步明白,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走过的心酸历程。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,从1819年华人在槟城所建立的第一间私塾《五福书院》算起,已经足足有193年的历史。这193年里,华文教育经历无数的风雨波折,起落浮沉,面对英国殖民政府的打压,到了马来西亚独立之后,又不断受到巫统的种族极端主义,加上马华不断的背叛和出卖,能够走到今天,确实不容易。其中的心酸痛苦,身历其境者,永志不忘。 

现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能够保存1283间华小,60间独中及2所多元媒介的学院,是经过192年的漫长岁月,与英殖民主义者、日本侵略者、及独立后单元化的国家教育政策展开的长期、艰苦、曲折的斗争,及付出了无数先烈们的性命、自由、血汗和奉献所取得的成果。 华教的生存与发展,体现了华族注重子女教育的优良传统,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,以及反对同化和捍卫民族特征与尊严的决心。 在马来西亚,华文教育一开始便以民办教育的姿态出现。

当时华人由中国大量移民到马来西亚当劳工。为了解决子女的教育,就在会馆、宗祠、神庙或其他简陋的地方建立私塾,以方言媒介传授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或《四书》、《孝经》之类的经典古籍,以及书法,珠算等。 1898年,中国满清政府采纳康有为,谭嗣同等维新派的主张,进行教育改革,建立了新式学堂。这种新风气同时传到马来亚,一时之间,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,纷纷成立。 马来亚第一间现代式华校,是创立于1904年的槟城中华义学。所教授的课程包括修身、读经、国文(华文)、外国语(英语)、历史、地理、算术、物理学、体操等。 此后,各地私塾竞相仿效。五四运动之后,教学媒介语即由方言改为普通话。当时华文称为国文,是因为当年来马谋生的华人都视中国为祖国,马来亚只是暂时的谋生之地而已。(待续) 
— with Upright Stanley and Anna Chan.

No comments: